陶瓷生產中使用國產鈦白粉
陶瓷生產八大元素深為大家所知。K2O、Na2O、CaO、MgO、Al2O3、SiO2及Fe2O3、TiO2。前六種元素為我們所用,根據不同的產品需求,配制不同的配方。而后兩項,則作為著色元素,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不希望在原料中見到。鐵元素自不必說,我們甚至會在生產工藝中設置除鐵工藝,來削弱其著色影響。而鈦元素基本存在原料中,就很難除去,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對原料中的鈦束手無策。
鈦白粉存在著三種晶型,即板鈦礦、銳鈦礦及金紅石晶型。
雖然在陶瓷生產知識中,我們認為它是著色元素,實際上,在自然界中,鈦白粉是自然產出很白的礦物。鈦白粉的名字就表明其特色就是白。而之所以鈦白粉在陶瓷生產中被認為是著色元素,對生產不利,主要是因為鈦白粉在800℃之后,發生晶型轉變,變成了帶顏色的晶型,從而著色。而在我們陶瓷生產中,往往溫度高達1000多℃,因此,在很多行業里表現優異的鈦白粉在陶瓷行業成了不利的因素。
在近幾年的陶瓷生產過程中,在開始的時候,陶瓷原料對于鐵鈦元素基本上是采取嚴防的策略,以防止著色。但慢慢開始出現一些轉變,個別陶瓷公司對一些產品生產所需原料開始放寬鐵鈦的進廠標準。如長石中的鐵含量從0.15%放大到0.2~0.4%,而鈦的含量也從0.1%以內放大到0.2~0.3%以內。主要是考慮到鐵鈦可以發生反應,產生的顏色化合物對于一些產品恰好相符。
在陶瓷行業,鈦白粉應該具有更大的應用空間,讓人們主動去用鈦而不是防鈦。這個就是鈦白粉產品所對應的自潔凈產品。顧名思義,通過合理的工藝,在陶瓷產品表面制備上一層鈦白粉薄膜,可以讓陶瓷產品產生自潔凈效應,非常適合外墻和衛生間陶瓷產品。
目前,陶瓷產品占據了很大的裝修市場。從早期的陶瓷產品供不應求,到現在依賴品質和表面美學效果來打動消費者,相信在未來,具有特定功能效應的陶瓷也會占據市場。而鈦白粉涂層技術,值得我們期待。
- 上一個:
- 鈦白粉雜質種類及含量
- 下一個:
- 活性氧化鋅用于橡膠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