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鈦白粉時加什么?
1.為什么要加入磷酸?
在生產電焊條級鈦白粉時,由于鈦白粉含磷高,對焊縫有冷脆性,因而要求鈦白粉的含磷量不能大于0.05%,這樣,在生產中不僅不能加人磷酸,而且還要嚴格控制,特別在礦源上不允許有偏高的含磷量。但是在生產銳鈦型鈦白粉顏料時,不僅沒有嚴格的含磷要求,而且還要加入磷酸或其鹽,使之提高鈦白粉的白度和耐候性。不過鈦礦含磷過高也不好,因為酸解后磷以磷酸或磷酸二氫鹽的形式而存在,很容易與鈦結合成對應的難溶鈦鹽隨著殘渣被除去,而造成鈦回收率降低。
基于在生產銳鈦型鈦白粉時,偏鈦酸經水洗或漂白后,pH值仍在2-3之間,硫酸亞鐵仍未達到其水解的pH值6.5,仍以二價鐵離子存在。有些廠家沒有漂白工序,一部分二價鐵在水洗時受到水中的溶解氧氧化而變成三價鐵,三價鐵在水洗至pH二1.5時,即水解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夾雜在偏鈦酸中。這些二價鐵和氫氧化鐵雜質,如果不加處理,直接送去煅燒,則在煅燒條件下,會生成紅棕色的氧化鐵,這就大大地影響到鈦白粉的白度。因此,在煅燒前須進行鹽處理,在鹽處理中加入適量的磷酸或其鹽,使磷酸與氫氧化鐵反應生成淡黃色的穩定的磷酸鐵;使磷酸與二價鐵反應生成白色或灰白色的亞鐵的磷酸一元或二元鹽,這些二價鐵的磷酸鹽,在鍛燒的條件下,也被氧化成淡黃色的磷酸鐵。由于淡黃色的磷酸鐵遠比紅棕色的氧化鐵淡得多,這樣,對欽白粉的白度影響就小得多,以達到提高鈦粉白度的目的。
2.過多或過少加入磷酸有何弊處
在鹽處理時,加人適量的磷酸或其鹽,可以提高鈦白粉的白度和耐候性,并且使顆粒松軟、容易粉碎,在生產銳鈦型鈦白粉時能促進其向銳鈦晶型轉化和防止金紅石晶型生成。但是若入的磷酸過多,則其入窯偏鈦酸的酸度大,脫硫困難,使達到大消色力的煅燒溫度移向較高溫度處,提高了煅燒溫度,使物料在較高溫度下煅燒,有時還會產生燒結現象,不僅浪費燃料,而且會使煅燒物粒子堅硬,難于粉碎,鈦白粉的白度和消色力降低,吸油量升高。
若加人磷酸過少,相對地大碳酸鉀的用量,使酸度降低,有利于物料在較低溫度下脫硫,使煅燒物顆粒松軟,色澤潔白和消色力提高及吸油量降低。甚至由于碳酸鉀相對大,即使在較高溫度下煅燒,也不失去其優良的顏料性能,因為較高溫度煅燒時,二氧化鈦的顆粒致密,有利于提高產品的耐候性和降低吸油量。但是磷酸用量過少,不足以將全部鐵轉化為淡黃色的磷酸鐵,而未轉化的鐵仍以紅棕色的氧化鐵出現,達不到提高鈦白粉白度的目的。
3.應該怎樣加磷酸才能達到要求
根據計算,水洗偏欽酸含鐵在l00ppm的話,其與鐵作用所需的磷酸并不多,若加入總鈦0.1%的磷酸,則其與鐵作用所需的磷酸只占加入總磷酸量的15.1%,即使鐵在150ppm,則其與鐵作用的磷酸也只是占加人總磷酸量的22.7%,由此可見,所加人的磷酸已綽綽有余。
但是事實并非如此,檢測鹽處理后偏鈦酸的濾液中,根本就沒有磷酸根離子。說明磷酸已全部生成難溶的磷酸鹽了。
為什么加入的比計算量剩余那么多的磷酸,而在濾液中沒有磷酸呢?原因是偏鈦酸中含有較多的能與磷酸根離子生成難溶磷酸鹽的金屬離子,這些金屬離子都需要與磷酸作用,生成難溶的磷酸鹽而消耗了磷酸,因此在鹽處理后的濾液中便測不到磷酸根離子。
- 上一個:
- 浩羅介紹鈦白粉的生產工藝
- 下一個:
- 進口鈦白粉石原R930化學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