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白粉:性能優越的白色顏料
鈦工業是繼合成氨和磷化工業之后的第三大無機化工產品,根據用途可分為顏料級和非顏料級。金紅石型鈦白粉化學穩定性較好。
下游應用的鈦白粉,主要用于戶外高級涂料,光乳膠涂料,高級紙張和橡膠材料。在這些行業中,涂料是下游的主要產業,占鈦白粉應用的50%以上。
國際鈦白粉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從90年代開始,鈦白粉行業持續洗牌后,頭部企業的格局已經相對清晰,近10年份額的較大變化主要發生在大型企業之間。
去年,特諾收購科斯特,成為全球第二大鈦白粉企業,2015年,龍蟒集團與佰利聯合并,成為全球第三大鈦白粉企業,杜邦和亨斯邁分別將其旗下的涂料相關業務分拆為科慕(Chemours)和泛能拓。
雖然我國鈦白粉產能占全球產能的42%,但國內大部分企業產能規模較小,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
在以龍蟒佰利聯為首的并購重組之后,2019年我國鈦白粉行業已經形成了以龍蟒佰利聯、中核鈦白、山東東佳、金浦鈦業、攀鋼集團等大集團為主導的供給格局,這五家企業占到我國鈦白粉總產能的一半。
2018年中國鈦白粉產能為325萬噸,全球產能為766萬噸,行業供應狀況保持穩定。
國內鈦白粉企業主要集中在華中、西北和西南地區,行業強企業的產能占55%。
龍蟒佰利是世界第四、亞洲、年生產能力超過60萬噸的企業。年產量超過十萬噸的大型企業有10家,分別是攀鋼鈦業、中核鈦白、中國化工、山東東佳、金浦鈦業、金海鈦業、寧波新福、山東道恩鈦業、廣西金茂鈦業以及大云南公司。
但是,除了這些大型企業之外,我國還有近20家鈦白粉生產企業的生產能力在5-10萬噸/年,而產能不足5萬噸/年的企業多達16家,另外還有一些小型企業正在停產,整體上單個企業的產能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國內生產企業出口大量的鈦白粉。但鈦白粉出口地區集中在發展中國家,以物美價廉占領了本地市場,出口歐美國家的產品也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場。
在占據鈦白粉出口市場33%份額的龍蟒佰利中,2019年公司海外收入達48.5億元,占42.7%。國外業務已成為龍蟒佰利等多家國內鈦白粉生產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
鈦的生產工藝:國外多采用氯化法,國內以硫酸法為主。
采用硫酸法和氯化法生產鈦白粉的生產工藝。硫酸法和氯化法是生產鈦白的主要方法。
硫酸法生產過程較長,自動化程度較低;氯化法生產過程較短,容易擴大生產能力,實現連續自動化,能耗較低,減少“三廢”排放。
鈦合金供應端,國外以氯化法為主,國內受工藝和設備的影響,仍以硫酸法為主,但目前龍蟒佰利、宜賓天原等已開始逐步采用氯化法生產。
氯化法制備鈦白粉的比例在全球達到55%,略高于硫酸法。目前產能的杜邦公司研發應用氯化法,技術比較成熟,國外大廠多采用比較先進的氯化法,比例超過80%。但國內由于氯化法的技術壁壘,龍蟒佰利、錦州鈦業、云南新立、漯河興茂等企業每年都有6萬噸氯化法生產能力。
多家廠商已封單數日備漲。近日有近20家鈦白粉生產企業發函調價,調價幅度從每噸500元到1000元不等。
原材料價格壓力加大,加上供應持續緊張,共同促成了本次幅度較大的上漲。而且國外需求不斷增加,國內需求旺季發力,讓今年的“金九”成色更足。伴隨下游用戶生產和終端消費的逐步恢復,“銀十”市場前景看好。
- 上一個:
- 鈦白粉板塊有很強的潛在爆發力
- 下一個:
- 鈦白粉行業全景梳理